大學和高中最大的差別
- 校系輔導大會
- Dec 24, 2021
- 2 min read
Updated: Dec 31, 2021
高雄醫學大學生物科技系 二年級 江彥儀

個人覺得高中和大學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場域,到了大學多半都是獨自行動的,會有更多可以自己規劃的時間,但並不如高中時所期待的那樣自由、更不要說什麼「任你玩四年」,那都不是真的。
高中以前的求學階段,可能大家的生活作息不會差太多,早上七點到下午五點的課、放學補習或社團課外活動,可是大學並不是。
每個人光上課時間就不一樣,更別提學校以外的選擇更加多元,打工、實習、家教、社團,如果不是目標明確的轉考生,比較少人選擇補習。這時候的落差就會比高中更大,因為每個人自己安排的時間多了,有些人選擇努力讀書、鑽研學問,他就能考得比較好;有些人選擇多加入幾個團體、累積人脈和活動經驗。努力的程度和面向不一樣,差異就很明顯。
大學每堂課都會在不同教室,可能跨大樓、甚至跨校區,是你去找上課的教授,而不是像高中時那樣,老師會到班裡來。這不是只有上課型態的改變而已,所有的資源都是這樣,要主動去爭取,不會再有人雙手奉上。
老師不再每天派作業了(通常一個禮拜只會看到這個老師一次)、沒有人督促你讀書進度,通常考試也只有期中期末而已,不會多。老師也不太管你有沒有讀書,分數考不過就是當掉而已。(一門課被當掉就下學年再修)總之全靠自己的規劃和自律。
課本(原文書)老師會建議,有些會強制購買,但我遇到的多半不會(部分運氣好的話,直屬會給),也不再像以前的求學階段一樣、可以輕易買到參考書和題本。考試的準備除了上課作筆記外,就是和學長姐問看看有沒有考古題、或是系上會一起做共筆(我們學校可以和醫學系或牙醫系訂共筆),大二起就會陸續有人加實驗室…… 如同前面所說,這些都是自己要主動問的事情,可以自己選擇要或不要。
總結來說,我覺得大學和高中的差異其實在於整個生活模式,遑論多數人還會到一個新的陌生城市。高中之前,會有人告訴你該讀什麼、怎麼讀(寫題目或其他),不知道的話還可以看同儕怎麼做;大學比較像是,連該讀什麼都要自己去研究、找方法。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