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真的玩四年? 出社會後大學知識真的有用?
- 校系輔導大會
- Dec 10, 2019
- 2 min read
Updated: Dec 22, 2021
國立中興大學 景觀三年級 陳威叡

其實這個問題是很主觀的,我身旁的確真的有人是瞎玩四年,每天到處往外跑,夜晚娛樂非常多元,導致早上時常睡覺翹課,最後每科都只求過,拿學分畢業就好了;也有人是把握機會,利用學校提供或是外界提供的出國遊學或是交換學生、國際志工等等,感覺他都在外面玩。這兩種極端的案例其實在我們眼裡都是一直玩,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有沒有經過“規劃“。
以我的想法來說,大一的時候可以多多接觸以前沒有經歷過的領域,像是社團、學生會、球隊、系上……大學其實擁有非常多的資源供給我們去做探索或是學習;大二的話可以選擇過去參與的領域其中最有興趣而且更想要提升能力的領域去做發展,我自己的例子就是投身在社團裡,幾乎整個大二都是埋在社團裡;大三的話,在經過過去兩年的探索後,以及對於課業,自己學業領域的了解應該有一定地步,該是時候要決定未來的方向,不管是在研究所的考量,出去業界工作的考量抑或是轉行,各種考量都應該利用這段時間來做取捨了。可以透過實習、參訪、詢問系上學長姐或是教授都可以讓自己更加確立目標;大四就應該確定方向,申請研究所、轉其他領域再努力、出去工作,利用畢業專題、畢業設計來達成自己大學最後一步的目標。
另外,出社會會用到大學所學的知識嗎?這個問題反應出大部分學生其實對於大學有很嚴重的誤會,大學從來不是為了接軌業界而創立的,而是對於科學研究或是發展理念所成立的;相較之下,如果是為了銜接工作,科大反倒是一個好的選擇。大學提供的反而是多方學習的知識跟人際交流互動的管道,他提供一個空間讓對於本科有興趣的人聚在一起學習,並且課程安排還可以提供非常不同的內容去做選擇,主要是讓學生擁有獨立思考的機制,並且更加認識自己想要的或是對於未來的目標。從來不是單純為了接軌社會的一個學習空間;當然,如果想要自己可以在未來順利銜接業界,大學還是提供了很多的方法來給學生們使用,例如業界實習、參訪、業界合作等多種機會。
所以對於大學裡的學習,對我來說,其實就只是提供給我們對於未來的各種工具,要怎麼使用到頭來還是看自己到底要不要使用或是需不需要使用而已。
我的老天,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