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歷史。歷史悅讀
- 校系輔導大會
- Dec 10, 2019
- 3 min read
Updated: Dec 22, 2021
國立中興大學 歷史系一年級 梁婉筠

很多人,不管是社會組或自然組,都覺得歷史只是一個全靠記憶和背誦的科目。就我本人而言,我並不否認歷史是一門需要背的科目,但我覺得比起「記憶」,「理解」才是能真正掌握歷史此科的關鍵。故稍微列了幾點可以努力的方向以供學弟妹做參考之用。
1.時代的方向清楚:高中的歷史學的是整個時代的大方向與大觀念,畢竟大部分學生並不是以歷史系為未來志向的前提之下,在高中歷史課本裡己經把重點刪減的十分淺顯易懂了。然而歷史終究是前後連貫的東西,因此發展的順序並非那麼不合理,在每個大時代的演進下都有自己的前後因果關係,弄清楚這些來龍去脈在答題還是印象上都會比較得心應手。
2.歷史課本要看:如上所說,高中歷史課本其實是一本幾經簡化的課本,但基本的觀念並不會做出太大的更動,同時它也是一本會把歷史脈絡的前因後果寫出來的書。因此不要嫌棄看起來字很多、排版雜亂的課本,反而捨本逐末的去看有重點整理的坊間講義。並不是說坊間講義有多糟,而是說你應該有了基本的概念之後再去看外面賣的參考書。因為那些參考書雖說有補充不少課本上沒有的知識,但實際上像是學測上的大考並不會考到如此詳細與精準。
3.多畫和多看圖:課本上會有很多各式各樣的圖或表,而這些圖表是幫助記憶的絕佳工具。各國疆域圖、各民族遷徙圖、航海貿易圖等地圖以及各時代的經濟進出口產品圖、產品銷量圖、國稅收支出圖等有關的長條圖、折線圖等都應要熟記。當然在近年來考試的趨勢中有越來越多圖表題,而不可能每張圖表都看過,因此平時要多看那些圖表,培養敏銳度,考試時就算沒看過但多少也能猜出一個十之八九。
4.上課專注多發問:其實鳳新的歷史老師都是不錯的,但可能有些老師的教學方法不合學生,但只要認真聽真的會學到很多東西。而平時在小考或自己寫寫題目時有遇到什麼問題要多問其他同學或老師。因為歷史概念是一貫的,很多事件之所以會發生其實是有很多的先前條件,所以要多問問題,把自己不熟或錯誤概念即時更正。
5.多寫題目練速度:在108年的學測中社會科的題目整整有19頁之多,因此閱讀速度與準確度便成了關鍵。多寫題目是針對整個社會科本身,它是一個可以千變萬化的科目,也可以非常直覺式作答的科目,因此要讓自己有手感的不斷刷題。建議各位在練習時要給自己訂個時間,最好比考試時間短個十至二十分鐘,練習時也讓自己保持在絕對專注,杜絕外來人為影響,這樣的練習才是有效且有意義的。
6.筆記:其實也曾有不少同學或學妹和我借筆記,我也會借他們使用。然而我覺得筆記這種東西是要自己整理給自己看的。在整理和書寫的過程中,無形之下你己經針該國史或該時期前前後後翻過了好幾次了,再透過自己的方式書寫下來之後,其實最重要的收獲是腦中不斷整理的思路,而最後那幾張活頁紙不過是副產品而己。因此在這建議有志之士們最好可以自己寫筆記,不要看別人的,但如果時間己經不夠了話那就另當別論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