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有效率的讀書法則 讓學姊報你知

  • Writer: 校系輔導大會
    校系輔導大會
  • Dec 10, 2019
  • 3 min read

Updated: Dec 31, 202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二年級 鍾于萱


 


先說我覺得高中和大學兩個階段最重要的都是「時間管理能力」,也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到最多的事情達到最好的效果。不過對我而言兩個階段的目的有所不同,因此我這次所要分享的「有效讀書」方向會有所不同。

在高中時的目標是要考取理想中的校系,所以學業成績是最要關注的重點。我把高中分為三個時段:高一到高二,高二暑假到高三上,高三下。高一到高二時,由於我有繁星的打算,因此重心放在課業進度上,平日放學回去後(最晚18:00)到睡覺(最晚12:30),大概有六個半小時的時間,除了一個小時做雜事(洗澡和吃飯等),我會安排三小時的讀書時間,一個半小時的報告或競賽時間(若沒有報告或競賽要準備,就會轉換為讀書時間),最後就是一小時的娛樂時間。假日的話除了有計畫出門遊玩的日子外,其他規範自己要讀五小時以上的書(月考前會要求自己讀八小時以上),其他時間就比較彈性一些。高二暑假到高三上基本上就是以學測為主,高三進度為輔(不能完全放掉,不然學測沒上會很難救),作息基本上跟高一到高二一樣,不過假日的讀書時間會都變成一天要讀九小時以上,由於心力主要放在學測,因此高三進度的部分就是上課認真聽,月考前兩周再撥多一點時間在進度上,其他時間都拿去複習學測內容。高三下無論學測考得如何,都一定要在學測後馬上進入指考準備,以防學測沒上,等到確定上了喜歡的校系後才可以比較懈怠(雖然個人為了拚班排第一畢業,確認上榜後還是努力到畢業考完)。

大學的話,如果你是想要拚書卷獎(在本班而言是前十名)的話,可以直接跳過這篇,去看其他學長姐的文章了。難拿到書卷的原因除了一些天才同學之外,就是重考生佔有很大的比例(有些是已經有讀過大學的),他們在提升分數和排名上有著相當大的優勢。由於個人目前對於小科沒有太大的興趣,且未來的事情及趨勢誰也說不定,大多師長或前輩也跟我們說學業成績在醫學系中不是很重要,只要能考過國考,順利畢業就好,選專科還是要以興趣為重,畢竟那是要走一輩子的。


由於以上原因,升上大學後我所設定的目標是培養與證明各方面的能力,有效讀書的方向就會是在一堆事務中學業成績還是最少能保持一定水平。於是我並不會要求自己一定要像高中那樣維持前幾名,我會在課業能維持一定水平的條件下,去參加一些社團或活動,接一些職位,或是去做其他對未來可能有幫助的事,要記得參加的每一件事情都是要有相對應的目標及期許,而不是盲目參加(這道理我到大一上學期末才知道)。雖然不用全心全力讀課業,但在一堆的事中忙碌管理時間還是很重要。


我的習慣是在日曆上寫好什麼時候有什麼考試、什麼會議、什麼重要事件等等。期初我會先開始準備一些需要大工程的報告、作業或一些其他事情,減少期末的壓力,倘若剛期中期末考完,也是處理一些比較小的事情,到了考試時,就認真準備考試。如果說平時的話,我也會給自己訂定一個讀書時間的目標,不過不像高中是以日為單位,大學我是以周為單位,可能沒到期中考,一周讀書時間在十小時,比起以日為單位還要彈性一些。我對於大學的目標就是身上所有的身份達到平衡。

最後我要提的是,除了要規劃好時間外,讀書也盡量不要自己一個人悶著頭讀書。高中時,我功課上有問題會尋求老師或是同學們的幫忙,碰到不會的一定要想辦法弄懂,知道自己有什麼觀念還不清楚,這樣才能在下一次考試中不犯下同樣的錯誤。大學時,由於現在大二課業比起大一還要來的艱難許多,所以最近和系上幾個同學組成類似讀書會的團體,每周都找個時間一同讀書,或許這樣能夠提高讀書的意願,不會的地方也有大家一同討論,如此一來就能提高讀書的效率。

這次的分享就到這邊,如果各位學弟妹還有什麼想了解的(任何都可以喔),都可以來找我聊聊。

Commentaires


© 2022 FHSH university-expo

bottom of page